日常中,我們最怕聽到的就是“某某某得了XX癌”。在我們的認知中,癌癥是一種非常嚴重的疾病,治療周期長,錢以每秒xx元的速度迅速蒸發(fā),甚至一到晚期很難治愈。
但是,在重疾險中,我們似乎很難看到“癌”這個字眼?這又是怎么回事呢?是不賠嗎?還是像大家老吐槽說很難賠呢?甚至有伙伴問:“癌癥這么多種?得買多少保險才能保呀”等等問題。今天,墩墩君就來說一說惡性腫瘤與癌癥的區(qū)別。

一、癌癥≠惡性腫瘤
在醫(yī)學上,惡性腫瘤分為兩類:
1、癌
一類是最常見的癌,由上皮細胞形成。
常見的癌癥有肺癌、胃癌、肝癌、食管癌和結腸癌等等,但并非不是所有含“癌”字的疾病,都是惡性腫瘤。比如原位癌,其并不能算真正意義上的癌癥,因為原位癌不會發(fā)生轉移,而癌癥的特性就是易轉移難控制。
反之,沒有“癌”字的疾病也不一定不是惡性腫瘤。比如常見的白血病、何杰金氏病、黑色素瘤,雖然名稱里面沒有帶癌字,但其實都屬于惡性腫瘤。

2、瘤
另一類則被稱作瘤,瘤包括良性腫瘤和惡性腫瘤。
良性腫瘤是指待在原發(fā)部位,不侵入其他組織或身體其他部位的腫瘤,如子宮肌瘤和皮膚脂肪瘤。此類腫瘤一般不會轉移、擴散到其它部位;生長緩慢,邊界清晰;對身體危害不大;手術切除后不易復發(fā)。
相反,惡性腫瘤的邊界不規(guī)則,癌細胞生長迅速且不受控制,可入侵組織,并可通過血液或淋巴系統(tǒng),擴散、轉移到身體的其他部位。需要注意的是,有些惡性腫瘤不會形成實體腫瘤,如白血病。
根據(jù)腫瘤細胞來源,惡性腫瘤可以分為癌和肉瘤。上皮細胞來源的惡性腫瘤稱為癌;間葉組織來源的惡性腫瘤稱為肉瘤。

舉個例子,如果醫(yī)生說某人得的病是癌癥,這意味著他患的是惡性腫瘤;如果說得的是腫瘤,這并不意味著得了癌癥,很大可能是良性腫瘤。
所以,惡性腫瘤不等于癌癥。嚴格地說,在醫(yī)學上,惡性腫瘤的疾病范圍更廣,而癌癥只是其中最常見的疾病。
二、重疾險中的惡性腫瘤怎么定義及賠付標準
中國保險行業(yè)協(xié)會頒布的《重大疾病保險的疾病定義使用規(guī)范修訂版》規(guī)定了28種重大疾病。保險合同規(guī)定的疾病便是在這28種疾病的基礎上增加完善的。
重大疾病定義第一項就是惡性腫瘤。你可以任選一個重疾險的產品,都可以在條款中找到這塊定義,中國保險行業(yè)都是統(tǒng)一的。具體規(guī)定如下:

首先,惡性腫瘤在重疾險中,屬于確診即賠的病種。只要確診了,就能申請理賠。
【惡性腫瘤】想要確診,醫(yī)學上的金標準是【病理學檢驗】。
【病理學檢驗】簡單的理解就是從病變部位切下來一小塊肉,進行檢驗,這種檢驗方式確定性最高,也是目前醫(yī)學上最認可的檢驗方式,絕大多數(shù)惡性腫瘤都是通過病理學檢驗確診的。
因此,重大疾病的【惡性腫瘤】要“確診”,也要進行【病理學檢驗】。
當然,凡事皆有例外:
有一些腫瘤本身是不太適合做病理學檢驗;有些人還沒做手術便已離世,無法進行活檢;有些人穿刺后找不到腫瘤組織;有些人無法承受穿刺手術。
像以上這些人都無法取得病理檢驗報告,而一旦無法提供病理檢驗報告的結果,由于不符合條款,保險公司就會拒賠。對于這類情況,我們可以通過以下三步來解決:
①在顧問的協(xié)助下與保險公司進行友善溝通。
②提供醫(yī)生開具的病歷、出院報告等相關文件,證明確實患有惡性腫瘤并接受治療。
③說明缺少病理檢驗報告是因為客觀原因,而并非因自己主觀意愿所導致。
若能順利完成這三個步驟,則有很大概率能得到保險公司的賠付。

另外,我們還可以看到有7個除外責任。1-7都屬于較輕的疾病,其發(fā)病率高、易治愈、治療費用低,雖然是重疾不保的,但這7項恰好就屬于輕癥責任,賠付比例一般為20%-30%。
總之,請記住,只要是稍微嚴重點的癌癥,重疾險都賠,不賠的都不嚴重。
目前市場上大多數(shù)的重疾險都是包含輕癥的,而輕癥會對原位癌、I期甲狀腺癌、白血病等“極早期惡性病變”進行賠付,買了這種包含輕癥的重疾險,就基本都能賠了。
以上就是“惡性腫瘤與癌癥的區(qū)別”全部內容,面對“癌”癥,人人都有恐懼的理由。與此相應的,人人也都應該有一份面對“癌”癥的底氣。為自己和家人購買一份保障全面的保險,讓自己可以無懼任何風險的來襲。如果你有投保方面的需求和疑問,可咨詢胖墩墩保險網專業(yè)顧問。